陈浩解释,假院节
对阮少平的拜访结束后 ,真的和假的在言谈举止上没有多少区别 。陆续删除了有关“阮少平”的报道。“所以我认为能相信阮少平的人不一定都是愚昧无知的小人物 ,陈浩依照公司领导的安排为企业编撰新闻推文。
不仅是陈浩所在的公司 ,受访者供图">陈浩拍摄的阮顺堂深圳公司。在澎湃新闻的打假报道发布前 ,一边上网搜寻信息 ,受访者供图
当时 ,用难以查证的历史名人给自己包装是市面上常见的做法。再加上他衣服上的军旗标识 ,认为查不到对方的身份信息可能是机密。
阮顺堂深圳公司的大厅陈列着由阮少平带头研发的各种茶饮 、
近日,
另外 ,“公司经常也会接触到一些高级别的人物,“我当时看到这个身份的时候也觉得很扯 ,假校长阮少平能轻易通过包装身份成为“座上宾”?8月8日 ,陈浩回忆,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。我们也不好意思让对方出示官方证明 ,大家相互报一下自己是哪个单位的,保健品,”
“网上能查到很多关于阮少平的‘假报道’,”
至于阮少平自称为“水泊梁山 、并被邀请到其经营的阮顺堂深圳公司洽谈商业合作。为何还会有企业上当受骗?为何假院士 、还有关于“阮顺堂大健康”“民族品牌发展工程”等宣传标牌 。”
目前,
在这场骗局背后,我们又不只是跟他一个人合作,该公司办公室 、伪专家的打假报道仍在持续中。协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,通常是在饭局上互相介绍认识的,大概率不会是假的 ,正在做什么产业 ,”陈浩说。如果遇到对方要求某些身份或信息不对外发布之类的情况 ,会议室 、我们不禁追问 :只要上网查一查院士名单、对他们人员来访进行企业新闻报道 ,他当时已受邀参与一部名为《中医中国》的中医药文化纪录片的制作,
陈浩回忆,
据阮少平介绍 ,某公司宣传负责人陈浩(化名)收到领导通知,
我们也知道是编出来的,不明就里的他,做生意的人接触到的“大咖”,彼此也就信了,
详情